截至到2005年12月底,五家店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350万,包材厂的业务虽然还是没有拓展到外部,但是光包材厂业务量也达到了30万,作为一家只有一个雇员(王海)的家庭作坊,这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成绩了。
06年1月份,客服们的运营成绩很快出来了,出乎意料,周红仙竟然输给了杨丽。
周红仙看上去更加“职业”一些,但是经过观察她是真的就机械的处理自己负责的那三个商品,调整标题,刷单只是不停的重复之前陈越的套路,并没有根据商品实际销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。
杨丽走的是更加暴力的做法,商品标题定好以后根本不去改动他,上下架时间也没有什么处理的章法,她就是一个套路,猛刷!或许是性格开朗的缘故吗,她脸皮也厚一些,经常拜托其他客服同事帮她刷单,要知道他们都是竞争对手啊!
不过十来岁年纪的女生,对于这点感知不是特别强,并没有什么职业前景的想法,认为这就是一份需要一直在电脑前打字的工作,所以大部分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,杨丽很会做人,带点小零食,时不时约着一起逛逛街,时间长了自然都是好闺蜜了。
她这种暴力刷单的做法,并没有什么不好的隐患,在淘马初期,很多人把暴力刷单当成自己的不传之秘。
陈越自己定下的规则,自然不会打自己脸,顺理成章的让杨丽负责一家店铺的运营工作,并且岗位变成运营,底薪不变,但是提成变为整店销售额的5%。当然陈越也给她设立的每月的销售目标,完成多少销售目标就拿相应百分比的提成总额,如果超出了,则按照超出的比例直接提升。并且,她不用再分早晚班工作了,工作时间8:30到18:00,这在小镇上是只有体制内的员工才会享受的工作时间。
杨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,陈越作为幼年资本家当然不会这么好心,定下的销售指标会让她越来越焦虑,越来越不敢下班,最后就会演变成,996终极状态。
杨丽就是陈越收割的人生第一根韭菜。
春节之前,陈越还是约了两家人开了个会,汇报了从创立到现在取得的成绩。
章宏已经完全解决了资金问题,随着陈越这边不停的有货出去,他那边能够拿到的账期也越来越宽松,在操作了几笔正常业务以后,手里就又有一些流动资金了,如果年底他们两家分红的话,那么就连欠前妻的钱也能还了。这样也就保住了自己的儿子。
陈越家因为完全没有负债,虽然他父母在家里干活也一点不偷懒,但是起码能够保证正常的睡眠了,看着自己父母脸上开始红润起来,因为不用再晒太阳,两个人的肤色也变浅了一些,所以他们对于是否分红不是特别在意。
最后商定,反正现在两家都不着急用钱了,所以资金先留在账面上,以作来年扩充规模使用。
提到了扩充规模,陈越提出,接下去需要公司化运营了,办公地点可以不变,但是随着客服人数的增多,管理方式需要往公司化管理转变。他希望能够成立一个电商公司,然后两家人把各自的淘马店铺资金注入公司作为公司资产。
这点章宏是第一个同意的,原先他也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,结果陈越做的风生水起,现在他主要精力都在这边供货上了,这个规模如果不成立公司,后患无穷。
两位重量级人员都同意了,其他人自然没意见。
最后商定,重新成立一个公司,陈越拿15%的运营管理股份,剩余股份,按照5家淘马店平分每人17%,也就是最后,陈家获得66%的股份,章家获得34%,原先成立的包材厂股份不变。
这下两家人算是真正深度绑定了,合伙生意看起来也不难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