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细细体味,不敢稍辞,略走远了些,忖度着道:“娘娘可是有话要吩咐玉羊?”
  她轻吐了口气,当真微微颔首:“我知道你进宫拜见陛下,便早早在路上等着你了,有些话不得不说。”
  “玉羊洗耳恭听。”我看竟是件大事的样子,不免慎重起来。
  “楚氏不肖,多次加害,更连累我母子为奸人诟病,是你们夫妻明白大体,力挽狂澜,又请太子出面求情,才让我们度过了危难。这份恩情,我记着,但目下还有一件事危及太子,我母子出不得面,还须你们在外周旋。”
  我一听事关太子,心中先是一惊,想当初父皇早就嘱咐过我与晁衡,遇事要襄助太子,便道:“娘娘请讲,玉羊定当竭尽全力。”
  “我与潭儿商议此事时,他说曾对你讲过,就是陛下有意立武氏为后。而如今,陛下已在前朝提起,虽有反对之声,可无人能说服陛下。武氏司马昭之心,若任由她登临后位,则太子危矣!”
  武氏,又是武氏!方才见她时便是一副得意之容,如此看来竟是大有内因。“这件事关系重大,需要细细筹谋,但请娘娘放心,我夫妇二人必定拼尽全力!”
  “好,好,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!”华妃欣然动容,眼睛里甚至泛起泪光来,抚我手又道:“那时大殿对质,我母子与武氏的仇怨已明,再无进言的立场,陛下也不会信服,而丽妃素来谨小慎微,又事关自己的儿子,更需避嫌。所以,我想只有你!”
  “娘娘不必忧虑,这些道理玉羊都明白。”我回以微笑宽慰华妃,心下已有了三四分计较。
  “你附耳过来,另有件事不为外人所知,或许可以帮到你。”
  正思向华妃告辞,快些回鸿胪客馆与晁衡商议,她却突然神秘起来,还警惕地让唯一跟随的侍女站到了远处。
  我虽奇怪,却也不敢怠慢,立即侧耳过去,而华妃所言,竟是关于故去的王庶人的。
  她说,庶人当时私行厌胜之术,除了在一块霹雳木上刻了父皇名讳,口中还祝祷过一句话——佩此有子,当如则天皇后。
  华妃再无多言,我也很快明白了其中关窍。
  ……
  “我道殿下近日何以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,还以为是身体抱恙,原来竟是这样的大事!”
  一回到客馆,我便将事情的原委悉告晁衡,而他猛一恍然,倒也是早有知觉,只是不知内情。
  “你我亦是局中人,而况以你现在的品阶连朝会都没资格参与,太子自然会觉得你帮不上忙,就不会与你说了。”
  晁衡颔首,略定了片时,忽道:“既是局中人须得避嫌,而又要发言者名正言顺,劝谏君王,我倒想起一个人。”
  不曾想他这么快就有了主张,便忙问道:“是谁?”
  “监察御史潘好礼。”晁衡目光一亮,“我与他虽不算熟识,但因公务,倒有过数面之缘,其为人忠正,不徇私情,颇有名声。他任邠王府长史时便以死劝谏过邠王,很有胆识!”
  我听来也觉得是个上佳人选,但又想,邠王不过亲王,虽高贵却仍是臣子,没有生杀之权,而父皇就不同了。更何况,晁衡自己也说与潘御史并不熟稔,人家又何必为他冒险?
  “玉羊,别担心,我尽全力便是。”他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,却对我笃定一笑,“现在,我要你告诉我关于武氏的事,细细地说,如此我才能更有把握。”
  他坚定的样子让我也增添了许多信心,不论旁人,我也实在应该相信我自己的丈夫,不是吗?
  作者有话要说: 首先先跟大家道个歉,由于作者在学校工作,九月开学以来事情很多,所以最近的更新不是非常及时,我为此深表歉意,但也请大家理解三次元的世界总有些不尽人意之处。另外,明天就是国庆节了,今天更新后我即将停更几天,因为我要陪妈妈出国旅游。这是妈妈退休后第一次长途旅游,也是她今生第一次出国,所以我没办法只好冷落大家几天啦!等我回来后再跪在评论区忏悔,此期间各位读者若有不满,我躺平任嘲,绝不还嘴。最后,留评送红包,大家拿去暂时看别的好文吧!(づ ̄3 ̄)づ╭?~
  PS:正文快结束了,有兴趣的话告诉我你喜欢什么番外?我尽力满足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