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这一生,精彩过、黯然过、风光过,也被伤过。
如同这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一样,起起落落。
少年才女、幸福人妻、凄凉阿婆,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女性身份,可以简单的概括李清照的一生。
张良玉心念一动,迈开脚步,轻轻推开了门扉走了进去。
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妇人,依旧望着天边,深情而怅然。
“怎么是个老婆婆啊?”
“额,这主播不厚道啊,不是说给我们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么?怎么是个阿婆啊?”
“我不要看阿婆,我要看美女啊。”
“你们真是肤浅,看介绍了没有?主播这一次去的是绍兴二十五年,那个时候的李清照已经年逾古稀了,当然是个阿婆了。”
“是啊,要是她这时候还是一个曼妙女子的话,岂不是成了老妖婆了?”
“你们真的是太肤浅了,就这位演员,往窗户边上那么一站,气质就出来了。”
“既有文人的风骨,又有老迈残年的衰弱之感。最吸引人的是她那一双眼眸,仿佛一个眼神就能看透人心一般。”
“那是老演员的沉淀。”
“看这五官的轮廓,在年轻的时候绝对是绝世美女啊。”
“这就是易安居士么?这才有易安居士的风貌。”
观众们看到年老的李清照顿时吵做一团,有些人就是奔着看美女来的,结果张良玉给他们看一个老阿婆,当然不买账了。
当然也有些有一定的历史知识、文学修养,对李清照有一定了解的观众,绝对张良玉“挑选”的演员非常合适。
就站在窗边看远处的这一个镜头,就能够演绎年老的易安居士了。
不得不说,这可比找一个美女来演绎年轻时候的李清照要难得的。
这个时候的李清照,早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傲气、青年时期的幸福,历经了国破家亡的她,深邃又静谧。
更加的难以演绎。
张良玉没有去管那些弹幕,顺着楼梯缓缓走上去,一边走一边吟道:“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……”
听到有人吟诵词句二来,李清照的注意力被吸引,缓缓的扭过头看向张良玉。
她的眼睛聚焦有些慢,仿佛有些恍然。
这首词,名为《武陵春·春晚》,她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了,仔细一想大概是自己二十余年前所作。
不由得再次牵扯起了李清照的思绪。
“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,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”
她忍不住接着诵出了这首词的下半阙。
那时,绍兴五年金人南下犯滁州,围濠州,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病故,李清照带着金石文物南逃,遭受打击自己也生了一场大病,金石文物也没有保住多少。
李清照孑然一身,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,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,处境凄惨,内心极其悲痛所作。
想来,竟然已经过去二十年之久了。
那真是一段惨痛的回忆的,怕是李清照这一生最为黑暗的始皇,李清照不愿意想起,却又历历在,忘不掉!
眉宇间不禁多了几分怅然之色,愁苦,才下眉头又上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