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孝明想要摆正头颅,但因为李三石糟糕的缝纫手艺,无论怎么扭动脑袋都无法成功。</p>
“所以你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,你并不欠我什么。”</p>
倍感轻松地李三石深呼一口气,还未来得及表示感谢,却见依靠棺材躺坐的宋孝明悠然说道:</p>
“但我这里有道机缘,不知你可否愿意尝试一下?”</p>
“什么机缘?”</p>
“成仙的机缘。”</p>
说道这里的宋孝明总算摆正了身子,侃侃说道:</p>
“我是承运之人,此生要历经三场磨难,才可得道成仙,虽然是不入流的小仙,但也可自在逍遥。”</p>
对啊,我怎么没想到,既然真有阴间,那必然会有天上仙境,既然老师公能当鬼差,那自然会有人可以得道成仙。</p>
震惊之余,李三石不忘询问宋孝明所谓的三场磨难是什么。</p>
“不同的运道会承接不同的磨难,而对我来说,则是....”</p>
宋孝明竖起三根手指,对李三石解释道:</p>
“一曰,饥荒兵戈,三年前陕洲大旱,百姓颗粒无收,我作为幕僚辅佐徐公入陕,呕心沥血安抚百姓,剿扶流民,饱受磨难,终于战胜饥荒,熬过了第一场磨难。”</p>
此言对李三石冲击之大,竟让他一时间站立不住,脚下一软跌坐在地上。</p>
正是三年前的那场饥荒,让他离开家乡,跟随父母一路乞讨,最后被师父买下收为学徒,不想竟在今日遇到当年治理饥荒的官府大员,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,不知是何等滋味。</p>
宋孝明的眼中闪过一丝别样色彩,他似是看透了李三石心中所想,或许哪怕死后,他仍有看清人过往未来的神通。</p>
“这第二道磨难,叫做魂走魂离。可惜没有渡过,走到了这番田地。”</p>
宋孝明指着发腐霉臭的身体,眼中满是戏谑,经历了大风大浪后,却在这青阳县的小阴沟里翻了船。</p>
“我本是携妻来此访友,所以未带随从,来到青阳县后被县令暗算,与那狐妖一同做局,在衙门布下枯哀迷魂阵,害了我夫妻二人。”</p>
说道这的宋孝明终于不似之前的风轻云淡,不甘心恨到:</p>
“只恨我法宝道藏不曾随身携带,不然怎么中此奸计!”</p>
“青阳县的县令也参与其中?!我还以为凶犯是衙门里的周捕快...怪不得,怪不得,你会被污化成凶犯,一切都说得通了。”</p>
此刻的李三石才恍然大悟,对于县老爷来讲,偷换个罪犯算得了什么事,怪不得斩首当日一切从简。</p>
“傻小子,你所说的周典吏,早就被那狐妖夺了身子。”</p>
宋孝明目光闪烁,道出了杀人者的所有辛秘</p>
“那青阳县县令求道不成,便与狐妖联手杀人夺心炼制人面怪果,养在无头尸妖中,成熟后虽然一生只能吃一颗,但一颗便能延寿五十年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