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板,我问了几家店,都差不多价格,随便挑一家就行。”
像这样的小县城,这些报价都是由默契的,不会有报的过低的,损害大家的利益。
“小霞姐,以后不用叫老板,直接叫我们名字就行。”
小霞也不扭捏:“好的!老板!”
陈越有些无语,总觉得冯玉霞没有了原来在三中时那种神气活现的感觉。摇了摇头,打开显示器的包装,开始鼓捣起电脑来,折腾了十几分钟,电脑都正常工作以后,陈越才松了一口气。
三个人商量了一下门头招牌怎么选,因为临街的是玻璃幕墙,所以也不用特别考虑其他装饰,确定了招牌用一个看上去小清新的手写字体,材质选了木头,这样跟店铺装修风格一致,让小霞自己选一家顺眼的店就行。最后小霞打电话给其中一个店家,报价800块钱,包安装。
归置好其他东西后,章凯去隔壁小卖部买了三瓶矿泉水来,总算可以坐下歇会儿。
陈越接过矿泉水说道:“小霞姐,以后你在店里的时间最长,辛苦你,帮我看看还缺什么东西,帮我列个购物清单,等我们回来的以后就买。接下来章凯跟我去杭城图书市场进书,我们抓紧时间。”
这时候,时间已经来到了十点半,快到中午了,陈越跟章凯却不敢耽搁时间,因为他们下午4点要到学校去上自习,决定午饭就不吃了,马上出发坐公交车去杭城。
在去杭城的路上陈越掏出本子,盘算了一下开店的花销:
总投资80000元,跟章凯一人一半;
房租付了半年的21000元;
帮助王海给他爸办后事花了5000元,这个钱不指望他能还上;
买了一台空调10000元;
算上今天买东西的支出2630元
还好注册公司时,注册资本是认缴的,不需要实际到账,虽然公司注册资本是50万,但其实他们一分钱都没出,中间的一些中介手续费用都是章凯爸爸在弄,暂时也没跟他们算。
装修和买家具的钱没结算,这个开支应该算是大头,具体金额还是要跟章凯爸爸确认过。不过陈越自己想了一下,就算是全部成本价拿的20000块钱左右总是要的。
这样的话,现在能够用的钱,只剩下21370元。
整理好这些支出以后,把本子递给章凯,跟他说道:“你看下,这么算的话我们钱暂时是够用了,就算前面几个月没有什么收入,我们只要保证小霞姐的工资就行,暂时就先让她一个人顶着,再多一个我们很快就会支撑不住的。”
章凯点头。
这时候他自己手里的钱也不多,除去之前买设备培训的费用,现在国富已经能上机工作了。原料颗粒也是他爸托关系联系来的,正是外贸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,污染较大的塑料制品外国人需要,但又不愿意承担环境风险,所以国内的代工厂业务不断,都在抢原料。这两天生产试制了一些,一切都算顺利,就是钱基本都投进去了。
陈越也是这个情况,手里基本没什么余钱了,辛亏三十岁的灵魂早就锻炼出了“成熟”、“克制”、“低消费”的宝贵品质,日常花销也不大,不然就要找父母开口要生活费了。
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,中途还换乘了一趟公交车,到达了杭城的图书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