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大庾岭,翻过大庾岭就是岭南烟瘴之地了。大庾岭上茂林丛生,烟瘴之气缭绕。苏轼一行人徒步越岭,虽已换上薄衫,但由于空气潮湿使初来乍到的他们仿佛置身蒸笼一般,不一会便大汗淋漓,衣衫尽湿。苏过背着沉甸甸的行李步履蹒跚地前行着,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,苏轼拄杖相随,感慨道:“之前总听别人说此地烟瘴横生,荆棘难行,如今看来此言非虚啊!”
“翻山越岭也就算了,关键是这天气未免太奇怪了吧!现在已经是九月秋高气爽之季,这里竟然如夏日般炎热!”苏过长叹一口气,“也不知道盛夏时节是怎样一种体验,会不会更炎热?”
“估计会吧。我之前听人说过岭南的气候,住在这里的人一年大多数时间如夏,冬季如京师的秋季一般。”
“那我们带来的冬衣岂不是用不上了?”
苏轼笑道:“这不正好,冬衣那么贵,我们在此安家反倒省钱了。对了,还不用买碳火取暖了,一不受冻,二能省钱,妙啊!”
王朝云笑道:“你倒真想得开,这么快就找到此地的优点了。”
苏轼无奈地说道:“能不想开点嘛,既然来了,总要笑对生活吧。”说完诗兴大发,赋诗一首,“一念失垢污,身心洞清净。浩然天地间,惟我独也正。今日岭上行,身世永相忘。仙人拊我顶,结发授长生。”
王朝云道:“自打你离开定州,一路上没少作诗,差不多能凑够一本诗集了,改天都抄下来给我收藏。”
苏轼笑道:“你收藏的我的诗集还少吗?每次印刷完都要留一本。”
王朝云笑道:“轼哥哥的诗文自是不嫌多的。”
众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翻越大庾岭,抵达了韶州地界。韶州有座著名的禅寺——南华寺。南华寺曾名宝林寺,大宋开宝三年赐名南华寺。苏轼等人来到了位于曹溪边的南华寺,感受着佛家的洗礼。作出家喻户晓禅诗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的六祖惠能曾在此开坛讲法,圆寂后肉身也留在了这座寺中。
苏轼漫步寺中,不知不觉来到了藏有惠能肉身的石塔前,不由回想起自己的一生,泪水潸然,于是作诗一首以记之:云何见祖师,要识本来面。亭亭塔中人,问我何所见。可怜明上座,万法了一电。饮水既自知,指月无复眩。我本修行人,三世积精练。中间一念失,受此百年谴。抠衣礼真相,感动泪雨霰。借师锡端泉,洗我绮语砚。
苏轼等人离开南华寺,继续朝惠州进发,途中竟然遇到了辞官出家的朋友吴复古。吴复古身着道士服,白发苍苍但精神健硕地站在苏轼面前,震惊道:“子瞻为何在此?”
苏轼将遭遇简要告知。
吴复古神色淡然道:“邯郸之梦,足以道破世间的虚妄而返璞归真。你如今经历了这么多,也该稍有顿悟了吧。”
苏轼叹息道:“是啊,是该有所顿悟了。”
两人闲聊许久,苏轼拜别吴复古继续赶路。经过吴复古的提点,他路过广州时买了数斤檀香,准备在惠州定居之后,闭门烧香,闭目清坐,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五十九年的功过是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