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说开了就好,章佳氏不是不明事理的人,也知道那样的场合,儿子是不能独自逃生的。额尔登布昏迷,府里也死气沉沉的,连说话都不敢大声,很是压抑,都祈祷额尔登布早点醒来。
每日一碗人参稀粥,额尔登布的气色渐渐好转,没几日就醒了过来。大少爷醒了,府里的人也都松口气,脸上也喜气洋洋的。章佳氏更是激动的晕了过去。
额尔贺请来太医给章佳氏母子问诊,知道儿子休养几天就能完全康复,妻子也没有大碍,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。
知道额娘是为了照顾自己才会昏倒的,额尔登布很愧疚,他看着没有往日光彩的小妹,消瘦的阿玛还有故作毫不担忧的二弟,湿了眼眶。他眨去眼中的泪水,“阿玛,儿子让您担心了,真是不孝。”
“胡说什么,你伤还没好就在府里好好休息,等好了再去学堂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。阿玛不会因为你受过伤就放松,只会要求越来越严格。还有骑射功夫也要加强,阿玛不希望有下去,你明白吗?”
“儿子明白。如果儿子的功夫再好些,也不会这么狼狈,儿子会更努力的,不让阿玛额娘操心。对了阿玛,那个护卫他?”额尔登布想起当时有个护卫给他挡着的,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。
“他,他你就不要操心了,阿玛会处理的。”额尔贺显然是不想多谈,又嘱咐额尔登布几句就出去了。
看额尔贺的脸色就知道那护卫多半是凶多吉少,他不说,是怕额尔登布心里难受。额尔登布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,要是知道护卫的事,自责是肯定的,怕就怕他迈不过去那个槛。黄丝瑶不愿额尔登布抓着护卫的事不放,她绞尽脑汁的耍宝给他看,希望他能开心起来。
知道大家不想让他担心,额尔登布也放下了护卫的事情。他身上还有伤,不一会沉沉睡去。
自从额尔登布受伤,他居住的小院俨然成了章佳氏处理事情,黄丝瑶练字的地方,额尔贺没事的时候也会在他那看会儿书。一家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,简单、温馨。黄丝瑶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,她希望将来也能跟自己的阿玛额娘一样。
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黄丝瑶被管家的禀报声打断,“启禀老爷、夫人,雍亲王和十三贝勒来了,叫您赶快去正厅接旨。”管家是一路小跑着来的,说话有点喘。
宣旨?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圣旨,额尔贺还是吩咐人拿来他的官服,章佳氏也换上得体的衣服,这才带着府里的孩子往大厅走去。最倒霉的是额尔登布,即使身上有伤他还是要去接旨,谁让他醒着呢。
“奴才(奴婢)给雍亲王请安、给贝勒爷请安,雍亲王吉祥、贝勒爷吉祥。”黄丝瑶跟在章佳氏后面依样画葫芦的请安。前面的可是雍正帝啊,清朝的皇帝中,黄丝瑶最佩服的就是雍正,她很想抬头看看这位冷面王,想到章佳氏路上教导的规矩只能低着头看着地面等着叫起。
“起吧。”雍亲王放下手中的茶,看一眼跪着的人,看到额尔登布的时候愣了一下,随后平静的叫起。
“既然人都到齐了,那就接旨吧。”雍亲王站起身来,接过旁边太监手中的圣旨,看那意思,他要亲自宣读。
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能让皇阿哥亲自宣旨对臣子来说是莫大的荣耀,额尔贺没想到雍亲王真的会宣旨,他以为雍亲王只是跟着过来,宣旨还是由太监来,即使是那样,在别人看来也是对黄佳氏的一种荣耀,更何况是雍亲王亲自宣旨。
黄丝瑶不懂这些,她不觉得雍亲王宣旨有什么不妥。还没站稳又跟着跪下,她的反应慢了别人一步,要不是她小又在后面,早就被发现了。
黄丝瑶对古文的理解有限,圣旨也听的糊里糊涂,但是有一句她还是听明白了,她的阿玛额尔贺升职了,还是连升两级成了四品佐领。她不知道四品是多大的官,也不知道大清有多少四品,她知道她的外公尹泰现在就是四品佐领。她外公在她阿玛这个年纪的时候绝对不是四品的。
转眼她就想明白了,这是补偿啊,她大哥也算间接救了弘历。康熙是一代大帝,虽然老了,不代表他脑子不清楚,他怕也是明白其中的缘由吧。听阿玛说大哥当初伤的很重,能不能救活都是个问题,太医也说就算救活也会留下后遗症的。难怪,难怪雍亲王看大哥的眼神奇怪呢。
“奴才接旨,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额尔贺扣完头,双手举过头顶,接旨谢恩。